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Sticherus laevigatu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5秒
假芒萁
Sticherus laevigatus Presl
中国植物志>> 第2卷 >> 里白科 Gleicheniaceae >> 假芒萁属 Sticherus

1.假芒萁(中国植物分类学报,第八卷)

Sticherus laevigatus Presl, Tent. Pterid. (1836) 52; Ching in Sunyatsenia V(1940) 283; Cop. Gen. Fil. (1947) 27. Ching in Acta Phytotax. Sinica VIII(1959)133——Mertensia laevigata Willd. Sp. Pl. V(1810)75——Gleichenia laevigata Hook. Sp. Fil. I(1844)18; Mett. in Ann. Lugd. Bat. I(1863)59; C. Chr. Ind. Fil. (1905) 322; Tard. -Blot et C. Chr. in Fl. Indo-Chine VII, ii (1939) 51; Holt. Fl. Mat. II, Ferns Mal. (1954) 71.

根状茎长而横走,顶端被鳞片。主轴高达数米,蔓爬或攀援,多次二叉分枝;腋芽包于淡棕色有短睫毛的鳞片和二回羽状分裂的托叶状的苞片内,长约2.5厘米;叶轴深棕色,多次二叉分枝(通常四回或更多回),除第一回主轴外,其余各回主轴两侧通体都有篦齿状排列的同末回裂片同形的裂片;顶生一对分叉的羽片长约15厘米,宽2.5-5.5厘米,阔披针形,篦齿形深裂达小羽轴;裂片多数,平展,对生,长1-3厘米,宽2-3毫米,线形,先端钝,有时微凹,基部膨大。叶脉斜出,有规则的二叉,两面明显。叶为纸质,下面灰绿色,幼时通体多少被有淡棕色的疏星状毛及小鳞片,老则几变光滑。孢子囊羣位于主脉与叶边之间,由4-5个孢子囊组成,幼时被有星状毛。

产海南岛,生于灌木丛中或疏林下或林缘。马来亚、锡兰、越南东南部及寮国、柬埔寨、泰国都有分布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5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2卷 122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